一三七、海军新锐-《双鹰旗下》


    第(2/3)页

    不过,索罗钦上任之后,虽然德国巡洋舰队已经恢复了元气,主力军舰也都经过大修后从内到外焕然一新。但由于美国的参战,并派出了由八艘战列舰组成的远征舰队来保护英国本土,反而更没了什么表现的机会。

    目前的北海海域,这个世界上百分之七十的战列舰都集中到了这里。

    作为曾经的海军总司令,奥匈皇帝李海顿则亲自赶到吕贝克来参加两艘新锐的战列巡洋舰的入役仪式。

    这不是奥匈皇帝第一次看到他的新锐战列巡洋舰了,但作为北海造船厂的幕后大老板,他依然会为自己的船厂所建造的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战舰之一而感到自豪。相对于德国战舰所采用的深灰涂装,两艘奥匈战巡则采用了战时蓝白相间的迷彩涂装,虽然让人感到不那么威严庄重,但它们依旧是一件足以毁灭一切的海上大杀器。

    威伦尼克海军上将绕了一圈,又回到了德国了出任奥匈大西洋舰队司令,相对于其它战列舰队指挥官,他与英国人的作战经验更丰富,也确实是指挥官的最佳人选。

    李海顿在威伦尼克的陪同下,登上了以奥地利帝国特蕾莎女皇时期的第一任奥匈海军总司令命名的“弗雷德里希大公”号战列巡洋舰,并检阅了舰上的官兵。两艘军舰上服役的海军官位大多是从国内抽调的有经验的军官和水兵,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新兵,在经过三个多月的磨合训练,官兵们已经能够熟练也对军舰进行操作,而且每个人都能掌握两、三个位置的操作技能。

    在这艘战列巡洋舰的身后,是“马克西米利安大公”号、“拉德茨基”号和“弗兰茨大公”号,相比较而言,排水量只有23000多吨的“拉德茨基”号看上去要比前面的“马克西米利安大公”号整整要小上一圈。

    根据奥匈与德国海军一起制订的作战计划,在“马肯森”级服役之后,战列巡洋舰队将会移师法国的圣纳泽尔,并以它为基地,随时都有可能进入到大西洋中,威胁英国航线的安全。相对于相对狭窄的北海出口,法国海岸漫长,在飞机的航程和性能都还十分有限的年代,英国人想封锁比斯开湾是根本无法做到的事情。

    随着《布列斯特条约》的签署,现在陆地上的战事基本上已经结束,虽然在北非和中东德奥和土耳其联军还在与英军作战,但战役规模已经变得很小。英军主力撤往了印度和波斯,在中东和北非只留下了几个师,德奥联军所要作的只是继续推进,把他们清除掉而已。

    新入役的两艘新锐战列巡洋舰仍需要最后进行一些小的改装,大约需要两周到一个月的时间,他们才能真正踏上战争的征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