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三章 刺刀溃敌-《太平血》


    第(2/3)页

    刺刀让长矛退出了历史舞台,它让热兵器和冷兵器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刺刀战术直到二次大战后期自动武器的大量发展之后,才逐渐减少应用,直到二十一世纪,刺刀才逐渐消失了。此时的太平军和法军虽然都装备了较为先进的线膛火枪,但没有一名将军会认为能用对射彻底击溃敌人,最后还是要依靠刺刀冲锋来解决问题,因此太平军在建军的时候并没有放弃刺刀战术的联系,相反他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这种战术。

    不论是法军还是太平军,甚至是英军、俄军等**队的士兵,在这个时代他们都喜欢使用刺刀,刺刀能够迅速的击溃敌人,摧毁敌人的斗志,很多士兵都认为,刺刀有时候比枪弹更加可靠,它不必理会天气,不必担心哑火,在近距离的厮杀中它是士兵的可靠朋友。

    法军的阵线在此前的对射中稍显凌乱,但法军士兵觉得敌方更加凌乱,散兵线中间出现了一个个的空隙,都是可以很好利用的,但最后十米距离上,敌人的变化让法军士兵瞠目结舌。太平军士兵的散兵线飞快的变化起来,最近的三名士兵互相靠拢,和最近的三人组相互呼应,组成一个个的小型战斗团体,法军的阵线虽然人员密集,但交手之后却发现他们一时间无法击溃第一排的敌人散兵,随着后续敌人散兵的赶到,空隙很快被堵住,双方的厮杀更加残酷起来。

    这次太平军冲锋之前没有在五十米的距离上投掷手雷,主要是因为敌人居高临下,投掷的手雷有可能滚落回来伤及自己人,所以太平军的手雷使用操典里面有一条规定,那就是严禁在密集冲锋时,向位于山坡地带的敌人投掷手雷。

    值得一提的是太平军的刺刀,它和法军使用的直锥式刺刀有非常大的不同,太平军的刺刀还是扁刃的刀型刺刀,上面还有两道血槽,这样刺中敌人后,会造成更大的伤口,而血槽的作用更加歹毒,就是放血的作用。

    法军士兵高大强壮,经历过克里米亚战争的血腥厮杀,太平军第一军的部队则是转战千里,和清军厮杀多年的精锐部队,在刺刀和枪长上都差不多,正是旗鼓相当的一场厮杀。

    双方第一个照面就有百余名士兵阵亡,但法军居高临下多少占据了一些优势,不过随着太平军三个方向上的士兵加入战斗,法军人数上的劣势开始显露无疑,法军没能击溃太平军的冲锋,反而在太平军的刺刀面前逐渐败退下来。

    二十分钟后,法军终于崩溃,残存的不足四百余人逃下山丘,太平军并没有追赶,而是原地排列起横阵,无情的对着逃散的法军开火。

    超过两百名法军倒在了逃亡的路上,他们没能坚持到援军的到来,布杰少校头部受伤,被士兵救了回来,他非常懊丧,想不到他的精锐部队只抵抗了不到四十五分钟的时间,要知道他的部队可是在克里米亚击溃过数倍的俄军的,他没想到在遥远的东方会遭此大败。

    当萧云贵踏上那座山丘的时候,他注视着一具具被抬下去的士兵尸体,心里也倒抽了一口凉气,不愧是老牌殖民帝国的士兵,在人数处于劣势的情况下,还给太平军造成了一比一的损失,要不是太平军的武器和战术以及军队纪律等等经历了长时间的训练,光靠以前的太平军吃败仗是一定的。也难怪,历史上英法联军攻陷京城才伤亡多少人?严苛的纪律、为国而战的思想、科学的战略战术,这就是近代军队和封建军队的区别所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