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酣斗虎拔尾救妪-《东吴之孙策》
第(2/3)页
白虎腾扑,老妪闭目待毙。
千钧一发之际,孙策挺枪提槊,那白虎空中打了个圈,再次跌落地上。
老妪等了片刻,不见疼痛。缓缓睁开眼睛,却见一名勇士持枪跃马正与凶悍的白虎对峙,心中稍定。
“阿婆放心,有我孙策在,这畜生伤不得您!”孙策对着老妪一笑,即让众人护着她先退出去。
老妪听此人声音稚嫩,再一细看,竟是一个未及弱冠的少年孩童,刚放下的心口又是一紧,既感动又担忧。
白虎呲牙毕露,也不理会被人救走的老妪,只围着白马银枪的孙策打转。虎目凶厉,吼声震天,只要眼前的猎物有一个失误,它便会毫不犹豫地扑上去,将他撕碎扯烂。
目光对峙,孙策不惧,不代表座下的白马不害怕。白虎凶恶,吼叫不断,马匹受惊,连声嘶鸣。孙策安抚无力,白马只跳跃打转,惊惧不安。
正当此时,白虎腾空扑来,一爪掀开挡在身前软弱无力的长枪。长枪丢手,孙策躲闪不及,轰然坠马。
“策哥儿!”宋谦等人见此,无不骇然,失声惊呼,便要执兵器来帮忙。
“都别动!”孙策大喝一声。他年少无畏,正是血气方刚、好斗逞勇的年纪,又怎么愿意让别人来救自己。
听到孙策的命令,众人互相对望,一时手足无措。孙策的性格,他们也是了解的。现在上去,不仅救不到人,说不定还会引起更大的灾祸。
坐骑受惊逃跑,武器被击飞。孙策赤手空拳,也不后退,张开胳膊围着那凶猛的白虎不断的打圈,蓄势待发。
白虎来扑,孙策迅捷地闪躲开,回身一个矫健的身姿翻身上了白虎的宽背。龙有逆鳞,触者必死!被一个小毛孩子骑在身上,这神兽白虎怎能不怒,山中之王怎能甘休。白虎奋力回首转圈来咬而不得,又上蹿下跳,只求摆脱背上的臭虫。
可孙策亦非常人,七岁习武,骑射俱佳。常年与马打交道的他,什么马没见过,也亲身驯化过不少野驹烈马。小有心得的他,对付这只白虎,也算顺心应手。
紧紧攥住白虎的脖子,匍匐在它的背上,以防止脱手飞出去。虎尾如鞭,不时的甩动,打在孙策的后背上,力量不轻,疼的他龇牙咧嘴,叫苦不迭。白虎暴走,高空骤降,麻痹的双臂骤然松开。孙策惊骇,冷汗直流,半身在空中摆动,腰部发力,只凭着双腿的力量,咬牙坚持。等回过神来,十指并用,再次狠狠地攥住白虎密长的毛发。被白虎拖着,一会儿上天,一会儿坠地,孙策肚内已是翻江倒海、五脏颠倒,恨不能全吐出来。
终于,一头撞在石块上面,浑身瘀伤酸疼的孙策长呼一口气,颓然地松开了手。白虎脱身,如龙入渊,跳得更欢,提起前爪再次向孙策猛扑。孙策已是强弩之末,有心躲闪却动弹不得。巨爪袭来,光芒刺目。身后的宋谦叫喊着来救却远远不及,众人不忍不禁闭上了双眼。
重达数百斤的大虫压在身上,孙策呐喊一声,呲牙瞪目,猿臂探出,生生将白虎的獠牙巨颚撑住。近在咫尺,口如绞机,腥臭扑鼻,那一合之力便能切肉断骨的巨口,此刻,却怎么也合不上。
注视身下那看似孱弱的少年,一双亮若明星的双目精光时现,夺魂摄魄,白虎不禁竟有了怯意。
孙策伺机,翻身提臀,手脚并用。郁郁葱葱长满花草的斜坡,一人一虎就这么团成一团翻滚了下去。
山坡势陡,滚不能止。天昏地暗,孙策只觉得头晕目眩,呕吐之感,尤甚刚才。
“扑通”一声,却是不知不觉掉进了水里,正是山坡旁的那条乐水。
流水潺潺,冰凉刺骨,瞬间袭遍全身。孙策只觉得一阵舒爽,负感全无。他自幼生活在多山多水的江东之地,常与玩伴下水嬉戏捕鱼,水性极佳。如今入水,自是如鱼得水。
孙策接连在河中浮面潜水,或手游,或脚蹬,姿态干脆华美,稍一用力便出现在数丈之外。一同掉落下来的白虎,虽体大笨重,借着毛发的轻浮,也能保持不下沉。
等孙策回过神来,那白虎已经凭借水流的冲击,到了水边。站在岸上,白虎兀自打了几个喷嚏,摇头晃身,将冷水悉数甩掉。
孙策哪里肯放过这大好良机,一个潜泳,眨眼便到了白虎身后。健臂轻舒,紧握白虎的长尾向后一扯。白虎吃力,怒吼一声,犹自挣扎。虎吼震天,不远处林中,万鸟扑腾着翅膀惊飞远去。
蛇有七寸,而老虎的七寸,正是它的尾巴。尾巴的作用,在于平衡身体与头的重量,不至于摔倒。尾巴被抓,有心折首去咬,又忌惮再次落水,可怜不可一世的白虎,进退两难,当真虎落平阳被犬欺。
尖锐的爪子深入泥土,身体却还是抑制不住的缓缓向后倒退,划出一道道狰狞而不甘的爪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