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三十八章 天坛佛会-《练气飞仙》


    第(3/3)页

    “慈尘禅师,小僧有些疑问,禅师能否为小僧解惑。”

    慈尘心道不妙,他才犹豫了一下,就被抓了先。

    “普亮禅师请言。”慈尘道。

    问的人往往有很大优势,如果佛理精神的话,能带动对方的思绪,让对方顺着自己的想法,我想什么,你就想什么。

    所以方才大庄才会失败,慈尘才会胜利。

    而面对普亮,慈尘明显没多少优势,佛理的话普亮一定胜出,所以慈尘才会犹豫。

    普亮也不客气,道:“假使有一村落,遭恶人袭击,该不该诛杀那名恶人?”

    慈尘道:“为恶之人当诛。”

    普亮又问道:“假使那名恶人,是为了生存,该不该诛?”

    慈尘道:“行恶就是不对,该诛。”

    普亮继续问道:“假使那名恶人,为的是家中重病的母亲,那该不该诛?”

    慈尘犹豫片刻,还是做了决定,道:“该诛。”

    普亮又道:“假使诛了那名恶人后,其家中老母病死,该不该诛?”

    慈尘又犹豫片刻,道:“不该。”

    普亮又道:“假使没有诛那名恶人,村子遭难,该不该诛。”

    慈尘再度犹豫,一村怎比两人,道:“该诛。”

    普亮道:“假使那名恶人没袭击村落,但家中母亲病故,该不该诛。”

    慈尘便道:“不该。”

    普亮又道:“假使禅师到了那种情况,是会袭击村落,还是放任母亲不顾?”

    慈尘道:“小僧会袭击村落。”

    普亮道:“那就该诛。”

    慈尘道:“小僧放任……”

    慈尘终究没说出来。

    普亮又道:“假使那名重病的母亲,是因为村落的袭击才重病的,而其儿子为了重病的母亲去袭击村落,该不该诛?”

    慈尘道:“该诛。”

    普亮问的是村落该不该诛,而不是那名儿子该不该诛。

    普亮继续道:“假如恶人的消息,也是那个村落散出的,那该不该诛?”

    慈尘道:“该诛。”

    普亮问的,依然是那个村落该不该诛。

    普亮又道:“这些问题,也是小僧的师傅当时问小僧的,小僧的回答跟禅师一样。”

    慈尘合掌,问道:“那正行法师又是如何解惑的?”

    普亮便道:“这些问题看似荒诞,但却是真实生过的,而那名恶人,就是小僧的师傅。”

    慈尘明了,再次合掌,走下了天坛。

    普亮便闭上双目,在天坛静坐,等待下一位僧人。

    杨邺又扭头说道:“这小和尚说的不错,对错两个字很模糊,但又一目了然。”

    方绩点点头,承认这小和尚说的有点道理。(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