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章 相询-《不死禁区》
第(1/3)页
前一刻还在低头赶路,后一刻却是突然跪倒在地,而且神情极为虔诚,不管是谁都会觉得惊诧莫名。
“拜山神。”
三子头也没回,低声应了一句。
“山神?”莫风喃喃低语,“什么样的山神?”
问话的当口,三子已恭恭敬敬磕了三个头,然后起身。
“但凡上山之人,都要拜山神,这是古老的习俗,你们是外来人,不知者不怪。”
“那我们要不要也拜拜?”
“不用,我拜就好。”
趁着几人说话的当口,陈庚抬头看了看山势,整座大山被分成四大块,连绵起伏,所以也有人将后山称之为“四谷山”。
因为丛林太过茂密,只有走近了才发现,这座山竟是被人为的弄成了大佛形状。
这是卧佛,依山势而修,有的是整个起伏的山峰经过加工,更有天然生成的佛态;其大矗天接地,其小又可纳于芥子之内——其大无比,其小无内,无不表示了佛法的无边境界。
众人前行了一百多米,有一大殿矗立于路径中间,上书“大雄”二字。
“大雄”是佛教徒对释迦牟尼道德法力的尊称,意思是说佛像勇士一样无所畏惧,具有无边的法力,能够降伏“五阴魔,烦恼魔,死魔,天子魔”等四魔。
按佛教教义,佛有法身、报身、应身三身,也称三化身佛,即中尊为法身毗卢遮那佛、左尊为报身卢舍那佛、右尊为应身释迦牟尼佛。三身佛前有铁铸包泥接引佛像相对而立,两侧是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坐像。
“此殿是何人所修?”
作为一名科考学者,姜教授对于任何古迹都特别上心。从殿外的结构以及柱子的斑驳程度不难看出,这座大殿已经存在了好些年头,因而才有此一问。
三子摇摇头,说道:“具体年代已不可考,打我记事时起这座殿就已经存在了,问了祖辈,他们也不太清楚。建国后的那场动乱中,很多史料都被焚毁,也有一部分遗失,所以有关这座大殿的历史,就连当地人也都不甚了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