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工业化生产-《财经新手有系统》


    第(2/3)页

    而这个拦路虎,偏偏还不是别人造成的,是知恒集团自己找的。

    优、缺点都如此明显,以致于韩立新示意大家可以开始发言时,不管是线上的赵董,还是线下最喜欢持反对腔的胡董,都在沉默。

    上市是为了做什么?

    当然是让企业更有影响力,股东们也可以借着筹集资金的机会再赚一笔原始股的钱。

    而独立接下这项工程,如果一切顺利,赚的钱也比较可观,更有机会进一步接触接下来的二期、三期工程,以及被列入其他顶级发展商的考察名单,以后有可能接到更高层次的大工程,赚更多的钱。

    几分钟的静寂之后,还是线上的赵董先发言。

    他直接问王振济:“这项技术是你去评估的,邓教授和你的联系也最紧密,你觉得,他短期内出成品的机率有多高?”

    这项技术的研究方向是自己在系统的提示下,通过种种现学的理论,在韩强和邓教授的分别支持下,艰难地推导出来的。

    可行性是很大的。

    问题在于成本的控制。

    王振济迟疑了一下,才道:“我在京城的时候,和邓老师谈过这项技术,他们现在就是在等相关设备的制造,并且要排除掉高成本的因素。如果方向对,两个多月可以出样品。如果方向不对,说不定要近一年,因为我们有至少四个方向要一一排除。”

    而知恒集团如果是集中精力在今年内来攻这项工程,假如能在三月份之前开工,九、十月份就是装潢进场,也是利润较高的时候。那时,要么技术已经被攻克,要么,就还要等。而产品如果出不来,后续的工程要不要建,怎么建,都需要领导们再行商议,毕竟涉及到一个资金的调配。

    王振济的私人投资,只是一千多万元,对目前的他来说,不伤筋不动骨,所以一年还是两年完工,他不在乎。

    但知恒集团计划今年上市,就必须在乎这项工程的圆满。

    假如没了后续,而知恒集团之前又放了话,今年除了这项工程之外,不再新接其他的工程了,那么,这一年的收入从哪里获得?

    纯靠太阳能电池板和新型隔音棉板的销售吗?

    怕就怕那时研究出不来,领导心中恼恨做评估的王振济,从而导致工程界的上流发展商对知恒集团的一致封杀!

    “小王董,”胡方圆这时难看地对着王振济开炮了:“既然有这么大的顾虑,为什么你之前还要求咱们去争取独立承建?”

    “高风险,意味着高收获。我们国家必须要有我们自己的芯片制造,哪怕再难,也要去做,不能被人掐着脖子。我和邓教授、和韩强博士讨论的技术方案,在理论上是可行的,只不过是在时间上还存在不确定,比其他的方案要更可信。”王振济沉声道:“而我们知恒集团想要做大做强,就得当一回出头鸟,胆大一些,跳起来去争取更高层次的东西。否则,我们不争,别人不会派给我们。”

    “我的想法很简单。赌一赌,如果邓教授那边在四月份之前能出符合我们成本要求的合格样品,那我们今年的上市过程也将会比较顺利。如果样品暂时出不来,大不了,我们今年不上市,小心谨慎,改明年!”

    再不济,自己这个擎网科技的小股东,可以用自己的名义先垫款来让知恒集团把一期工程做完,等邓教授的样品出来了,再向擎网申请报销。

    坐拥近70亿的银行存款,王振济现在有足够的底气。

    再说,假如这一单真被知恒集团争成功了,系统也该有大笔的奖励来给自己吧?少说也有几十亿吧?

    有这么大的资金在手,王振济心里是笃定的。

    会议室里静默了一阵后,赵董突然又开口了:“我支持小王董的选择。上面一定会搞起芯片制造的事,问题只是在于时间长短。而且,我们不是发展商,只是建造单位,在甲方预付了一定工程款的条件下,我们就算是中途停工,也亏不了太多。相反,如果我们赌赢了,今年若是能成功上市,股票至少能翻几倍!”

    “胡董,小王董现在在公司的股份,仅次于余董和您,所以,您也不用太纠结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