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火星上似乎一切都步入了正轨,移民到这里的人根据大区的不同陆续都收到了来自临时市政厅的讯息。 社会上的精英在火星上都有对应的行业,他们被分批带到了火星上对应的管理部门报到。 儿童,少年,青年则根据之前的学历全部被火星上的教育机构收纳,在这里,他们将回炉重铸,开始系统地学习他们之前从未接触的知识结构。 至于火星全球50多个类似“未来城”这样的大型聚集地里,因为有从华夏来的经验丰富的行政官员的协助。 这里的一切都开始重新运转起来,渐渐地,人们也熟悉了这里,开始从心里把它当做自己的第二个家园。。。 。。。。。。 与此同时,距离它5500万公里之外的地球则没有这么幸运了。 很多国家尤其是之前西方那些自以为自己是发达国家的中小国家,他们没有经历过如此严酷的考验。 有些国家的政府,军队甚至在第一时间里直接溃散,自身尚且难保,又如何去拯救那些陷于危难的普通民众。 他们习惯了来自别人的保护,习惯了躺平,所以面对这么大的灾难,他们吃的亏也是最大的。。。 地球上的两大避难区北极避难基地跟30度线避难基地所承载的人口是不一样的。 北极圈的那块地方其实真正适合建立避难基地的永冻层跟陆地面积并不大。 加上恶劣环境跟施工难度的制约,真正有实力到那里开辟避难基地的国家一双手就能数过来。 所以,这里只承接了不到15亿的人口,这其中华夏便占了五分之一还多。 剩下的人类,绝大部分都往那个30度线避难基地去了,无论是政府挑选的还是自行前往的。。。 北纬30度线避难基地,准确地说是指北纬三十度上下波动五度所覆盖的范围。 不知道是冥冥之中注定还是这一带一直都隐含了某种神秘的力量,北纬30°如果从世界地图上划一条横线再往历史上翻。 人们会发现这条线竟然贯穿了四大文明古国,不但如此,这条线上还有很多现代人类社会耳熟能详的圣地跟著名景点: 埃及金字塔、珠穆朗玛峰、马里亚纳海沟、百慕大三角、巴比伦的空中花园、亚特兰蒂斯、死海、岛国的龙三角、三星堆遗址、神农架、玛雅文明遗址等等。 第(2/3)页